江门埠
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是一个商业繁华之地
面积约2平方公里,人口约3万
是全国十五个通商口岸之一
重阳佳节之际
让我们跟随一张老照片回到73年前
走进那一段
似曾相识却又渐行渐远的记忆
近日,热心市民张先生一家向蓬江区博物馆捐赠了一幅珍贵的老照片——摄于民国三十八年黄花节(即1949年10月30日重阳节)的《江门埠全景图》。
据捐赠人介绍,《江门埠全景图》原藏于启明里76号,是一位老华侨的家。华侨一家移民后,张家人搬进了启明里76号,在整理老侨屋旧物时,发现了这张尘封已久的照片。它是老一辈侨胞桑梓情怀的重要见证,也全面展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江门城市的整体面貌,对研究江门本地历史具有重要意义。
据推测,照片的拍摄地点在今江海区烟墩山上,画面范围西起今蓬江区堤西路以及江海区滘头一带,东至今蓬江区堤东路以及江海区飞鼠山一带,反映了当年江门埠一河两岸,繁华的商业街区和工厂、农田隔岸相对的历史风貌。
江门埠全景图(滚动)
几百年来,蓬江河的两岸一直都是江门商业经济的集中之地,这幅照片如同江门埠版的“清明上河图”,以全景长卷的形式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江门埠的航运、建筑、商铺、街道、民居等市容市貌状况,极具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。
再回首,长堤一带斑驳的墙面恍若时光的留声机。今天,就让我们跟随“江门埠全景图”,掸开岁月的烟尘,一起梦回长堤繁华的曾经,了解“老江门”的生活方式。
一、花尾渡与“拍拖”
民国时代,江门水上客运进入兴旺时期,江门埠已经发展成了整个五邑地区的交通中心。抗战胜利后,蓬江河的江面上,直通港澳、承载华侨桑梓情结的大海轮,满载农货、到江门“趁墟”交易的小舢艇,各色各样的船只争奇斗艳,长堤各个码头熙熙攘攘人头攒动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蓬江河畔繁忙的景色
图片(下)来源:江门五邑历史纪实图片画册
说到江门水上客运,不得不提的是“老江门”耳熟能详的水上客运方式——“花尾渡”。花尾渡是清末时期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两广地区运输的重要方式。花尾渡是的重要特点是,客船上是没有动力设备的,只能依靠前面的小火轮拖着走,因为容量大,噪音小,而且船体雄伟,装潢非常漂亮,犹如一座活动的水上宫殿,所以很受乘客欢迎。
停泊在蓬江河畔的花尾渡
广东方言的“拍拖”一词本为花尾渡进出港口的一种操作方式。从前,广州、江门等内河港口往来船只众多,航道复杂,而小火轮和花尾渡的缆绳有将近十丈长,在内河河道难以操控,于是船员们就会将两船并拢,用粗大缆绳绑紧船身,使小火轮和客船能够在拥挤的港口中共同进退,相依而行,这就是所谓的“拍拖”。
新中国成立初期江门河道上的拖轮
图片来源:江门五邑历史纪实图片画册
这种相依而行的状况看起来像情侣牵手相伴,所以久而久之,大家就将情侣谈恋爱称之为“拍拖”。
二、车水马龙的江门埠
繁忙的江会线(上)与江北线(下)(1947年)
图片来源:中美周报
随着花尾渡缓缓停靠在码头,旅客纷纷下船。而要前往到会城或北街的旅客,则可以选择到常安路和堤西路附近,转乘公共汽车。抗战时期,虽然江门埠周边的公路网遭到了一定的破坏,但当时的江会线以及江北线公共汽车依旧拥挤不堪,广受市民大众的欢迎。如果旅客想选择更快捷、舒适的出行方式,还可以选择乘坐“的士”(出租车)出行。
对江门交通状况的相关报导(1947年)
图片来源:《宪魂月刊》
当然,相较于时髦舒适的出租车,自行车才是老江门最主要的出行方式。据当时来到江门的游人观察,江门的自行车最大的搭载量为两个客人——“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”“街上乘自行车的人不会比步行的人少”,故而导致“汽车肇祸是罕见,然而自行车碌人(碰撞行人)却是天天都有”。由此可见,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江门埠,繁忙且发达的交通状况与今天可谓别无二致。
三、白沙遗泽:江门风月一台收
在堤中路23、24号码头的对岸不远处的一栋古色古香的小型建筑物,那就是有着数百年历史传承的白沙钓台故址了。二十世纪三、四十年代,白沙钓台曾长期为警察分所水巡队所占用,不对外开放,直到1948年才交还给业主。社会各界以及华侨立即集资重修,并于当年12月15日举行重修落成典礼。广东文献馆主任简又文、中山大学教授冼玉清等都来到江门参加了庆典,冼玉清教授还在钓台故址讲演了白沙学说。
广州大学陈炳权校长的祝词(1948年)
图片来源:《广州大学校刊》
虽然经过时间的洗礼,钓台故址伴随着江门埠的发展而几经变迁,但不变的依旧是那蓬江涛声下,学人们矢志传承的白沙学风。
四、江门埠:海乃百川,货如轮转
从古朴清幽的钓台故址往西漫步,自堤中路到常安路口的这一蓬江河段,就是江门埠最为繁荣生色的地方了。经过战后的恢复筹备,江门新光电力公司在1948年元旦以后恢复了全城的供电,江门风月,红男绿女,更显得热闹非凡。“船到江门已经是晚上十一点钟了,但仍见华灯闪闪,夜市声喧......好不热闹。广州平常夜市最多也只到十点钟就完了,而江门的夜市却热闹到午夜十二时以后。”
《江门之夜今后大放光明》
1947年
站在当时的江门经济贸易中心的常安路路口,伫立在路口靠左边的建筑物,就是当时执江门百货业牛耳的金陵百货公司以及万国百货公司了。
常安路路口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江门百货,主要是向广州市的厂商进货,也有商品靠水客(俗称巡城马)以及买卖手在港澳代购代带。抗战胜利后,江港澳三地恢复通航,大量的名牌洋货又在冲进江门埠的市场,据当时一位到江门旅游的学生观察记述,当时的常安路的商店里,充斥着苹果、金山橙、洋烟、洋纸、火油、各种舶来品以及工业原料。正是由于当时的百货市场发达,粤西地区的三埠、两阳、水东等地亦有很多商贩来江门采购商品,江门是当时粤西重要的商品集散地,故而又有“小广州”的美誉。
五、一帘幽“梦”:江门发达的旅业
当时江门商品经济发达,商旅繁多,故而江门本地所有繁荣地区的高楼大厦,都经营着旅店,其规模之大,并不亚于广州的二三等酒旅。江门的大小旅店分布在市中心常安路和长堤一带,其中高档的旅店有蓬江、江门、蓬莱、中华、江宁、华都、环球等7家。
中华酒店今昔
环球酒店位于常安路17号,创办于1923年,楼高五层,有电梯上落,除有可供住宿的客房外,设有舞厅、茶座、露天戏剧场等娱乐设施,生意十分兴旺。
环球酒店今昔
建于1933年的蓬江酒店,建筑面积达2988平方米,是当时江门最大的酒店,其投资额高达20万港元,甚至超过了当时具有国际水平的广州新华大酒店。一些较大型的江门埠旅店内部管理严格,从楼面部长到服务员,均熟悉本地各办事机关及水陆交通情况,掌握各地的风土人情、生活习惯乃至民族习惯,力求能够给予旅客宾至如归的服务。
如今常安路的蓬江酒店
1947年,一位来到江门出差的工作人员在日记中记录下了他的感受。他自江门埠上岸后,步行至蓬江酒店,感受到长堤风景宜人,并认为江门埠“有广州的美丽,没有广州的嘈杂与拥挤,”并在次日的日记中褒扬了蓬江酒店:“昨晚睡得很熟,蓬江也非常安静,能使旅人安眠。”
六、粤韵风华:曲声响彻蓬江畔
华都酒店今昔
原址为大同戏院
在常安路口右侧的建筑物,是民国时代闻名江门埠的华都酒店,其前身则是江门有史以来第一间戏院——大同戏院。
大同戏院创建于1913年,院门对联书“大歌雄风,同咏霓裳”,院内设有八百多个座位。那时,粤剧戏班有班长(主)雇定的红船运载到城市或乡镇演出,粤剧名角一旦登台,观众为之倾倒。由于当时的江门尚未有电影出现,所以这一时期戏剧是单一的演出娱乐,也是粤剧走向旺盛的年代。1929年,因修筑长堤大马路,为江门开戏剧风气之先的大同戏院被拆毁了。
民国地图上标注的大同戏院
1934年,中华戏院在长堤创办。一九四九年前,该院长期上演有名的省港戏班,一般每个剧团在戏院演出一台戏是连演五天夜场,两天日场。抗战时期,中华戏院为敌机炸得残破,直到抗战胜利后才进行修复,恢复正常演出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中华戏院
图片(下)来源:《光辉的足迹》
1957年,市政府拨款于堤中路新建了另一剧院——华侨戏院(原址位于现堤中路青年广场附近),后中华戏院停办,迁往华侨戏院。华侨戏院在继承了中华戏院的衣钵后,除了上演粤剧外,还接演大型曲艺、话剧等,马思聪、王慕理也曾到该院演奏,极盛一时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华侨戏院
图片来源:江门五邑历史纪实图片画册
遥想当年,人们于日常的劳作之余,坐在戏院看台上急馆繁弦,花旦碎步荷风,施了粉黛的脸上姹紫嫣红,脉脉含羞,小生长舒广袖,声遏行云,尘俗的日子因之有了念想和寄托。
七、榕树下的讲坛:原文再续说曾经
在钓台路斜对面的长堤边,曾经有一棵参天的大榕树。传说此树已有数百年历史,白沙先生也曾在此树之下垂钓。据本地老人的回忆,此处,也曾是江门著名说书艺人陈一峰曾经登坛献艺过的“讲古”场所。
在那个没有手机与电视的年代,每晚在长堤的清幽榕荫下,人们都会等待着那一个身着一身青色长袍,手捏折扇的说书人。新中国成立以后,堤中路的陈雨芳,堤西路的梁绍初,竹排头的冯铁泉,每一位说书人都有自己的固定听众。
现堤中路的“讲古”雕塑
“榕树底,担凳仔,霸头位,听古仔”。听众席上,有站着的,坐着的,蹲着的,捧着茶盅的,吸水烟筒的,千姿百态,神态各异。精明的小贩则趁机向听众兜售小食以及香烟,说到故事精彩处,说书人忽然振衣而起,一拍惊堂木,一句“欲知后事如何,且听下回分解”,吊足了胃口,人们在对故事高潮落空的不甘与期盼之下,期待着明晚的“原文再续,书接上一回”。
“讲古”是以前江门埠居民重要的文化娱乐活动,沙场战鼓、忠奸义勇、爱恨情仇......一个个故事承载着一代代江门人生活的期待与惊喜。
在讲坛的说书艺人陈一峰
图片来源:江门日报
1962年9月,第13号台风吹袭江门,据说这棵绵延数百年的古榕树已在风灾中被吹倒。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娱乐方式的多元化,“讲古”艺术与榕树下的讲坛再也难以觅迹,仅深藏于“老江门”的回忆当中……
1949年10月23日拂晓,在中国共产党深入细致的统战工作下,江门街头一批官兵举行起义游行,发表《起义宣言》,公开宣布接受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的领导,江门随即和平解放,开启了江门发展的新篇章。时过境迁,曾经在照片中鲜活的面孔已经成为了历史的记忆,只有风雨不改的骑楼建筑,垂垂伫立于历史的长河之间,默默守护着这一切。
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第十五军第四十五师某团进入江门,群众夹道欢迎。
图片来源:江门广播电视台
近年来,长堤历史风貌街区保护活化得到市、区两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,涵盖旧城改造、基础建设、业态优化、文化挖掘等民生工程,将打造成岭南五邑侨乡文化活态传承典范。昔日繁华的江门埠历经时光的洗礼,即将焕发新生。
文章参考以下文献整理编辑:
1.《墟顶 掀开的时光书》 倩娜,文青著
2.《钓台史话》 黄兆纪
3.《建国前的新会水上客运》 黄卓坚
4.《江门市志》 江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
5.《粤语有段古》 李沛聪
6.《江门近貌》 邓沐清
7.《江门风月一台收》陈奇思
8.《四邑现况》 黄克夫
9.《明清珠三角城镇发展与生态环境演变互动研究》 吴宏岐
10.《漫步珠江三角洲:南巡顺德新会中山日记》 张明
11.《建国前江门百货行业概况》 何典俊提供资料改写
12.《江门旅行记》 关秀铭
13.《72年前的今天,江门和平解放了!马上穿越时空带你看》 江门广播电视台
14.《解放前的江门旅业》 杨惠波
15.《浅谈江门市民国骑楼建筑的兴衰》 张超
16.《江门市戏院沿革概况》 龙半士
17.《四十年来江门市说书艺人活动概况》 孔湛
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
相关附件: